-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姓名:

 邓萌    

保密级别:

 公开    

论文语种:

 中文    

学科代码:

 040101    

学科专业:

 教育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

 教育学学士    

学位年度:

 2018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校区:

 北京校区培养    

学院:

 教育学部    

第一导师姓名:

 康永久    

第一导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提交日期:

 2018-06-29    

答辩日期:

 2018-05-23    

中文关键词:

 小学教师 ; 自我效能感 ; 职业倦怠    

中文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一个愈加重要的话题。其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不可忽视的难题,也是判断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明显特征。 到目前为止,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许多学者都显现出对中学教师这个群体的兴趣,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研究层面从外在因素也逐步深入到教师内在因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现象有关。但总览文献发现,更多的研究是将小学跟中学作为一个整体,单独拿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的还很少。本研究在四川省成都市几所小学随机发放问卷,经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148份,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数据结果,探讨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 1.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虽未达到严重程度,但是在各个维度上都有一定比例的倦怠现象。 2.在性别层面上,女性教师职业倦怠严重程度高于男性教师,但性别差异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不明显。在年龄层面上,“31—40岁”年龄组的职业倦怠状况最严重。在教龄层面上,任期“6—1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最严重。在学历层面上,小学教师的学历越高,其职业倦怠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在不同科目和是否担任班主任上,教师的职业倦怠并没有表现出差异,与国外的一些结论不一致,经进一步随机访谈推论,可能跟样本地区性特征有关。 3.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其职业倦怠状况。
参考文献总数:

 17    

馆藏号:

 本040101/18036    

开放日期:

 2019-07-09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