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莊子》篇章辨析研究述評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中文 |
学科代码: | 060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历史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7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7-06-07 |
答辩日期: | 2017-05-21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辨析《莊子》篇章是歷來《莊子》研究中的重要環節,時至今日,成果已多。綜合前人的成果與出土文獻,可知今本《莊子》的多數篇章在戰國末期已經形成,漢初流行的《莊子》應沒有內外雜的三分結構,淮南王劉安、劉向歆父子都曾整理過《莊子》,此外,還可以推斷出一些篇章的成書年代(如《盜跖》《天下》等),以及一些篇章的先後順序(如《至樂》《天下》等),不過可靠的結論仍然有限,多數篇章仍待進一步審查。從辨析方法的角度來看,除思想文風類的辨析方法以外,其餘的方法可以分為四類:依靠出土與傳世文獻的記載;依靠《莊子》書中的特定詞彙;依靠《莊子》中特定的人物、事件;依靠《莊子》與其他文獻以及《莊子》內部的“同文”。雖然四類方法都有一些可取的結論,但整體來看第一、三類方法更加可靠,不適宜依靠特定詞彙與“同文”現象來辨析《莊子》篇章。通過對《莊子》篇章的辨析,可見應深入到《莊子》章節中進行分析,尤其是各章聯繫並不緊密的篇目,同時應以《莊子》中的莊子語以及《天下》對莊子思想的解讀作為研究《莊子》的支點。
﹀
|
参考文献总数: | 86 |
馆藏号: | 本060101/17074 |
开放日期: | 2017-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