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中曾根与小泉对待历史认识问题之比较研究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内部 |
学科代码: | 030207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法学硕士 |
学位年度: | 2008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亚太区域合作关系研究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08-06-06 |
答辩日期: | 2008-06-03 |
外文题名: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AKASONE AND KOIZUMI TOWARDS HISTORY RECOGNITION QUESTION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中日两国不仅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等交流,而且两国关系也比较特殊。日本曾多次侵略中国,特别是二战时期对中国人民进行的惨无人道的侵略,让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政府以大局为重,采取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但日本右翼势力却屡次挑衅,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为其侵略行为辩护并编造出篡改历史事实的事件,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在历史认识问题(本文中所出现的“历史认识问题”均指的是“中日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严重违背了中日友好交流为基础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性文件。历史认识问题,指的是日本对侵略中国的那段惨痛历史如何认识。由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日本不满足于政治小国的地位,为争取在国际上更多地发言权,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不断挑战底线,到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康弘时期成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首相小泉纯一郎时期,其言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任首相,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宪法等,表现出强硬的色彩,使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重阻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中曾根和小泉同为新保守主义的首相,在对待历史认识问题上却存在很大差异。中曾根没有在历史认识问题上走得太远,比较顾及两国的利益,及时地调整路线;小泉完全继承了中曾根的政治思想,并付诸于实际行动,直至卸任前仍在践行自己的诺言,即2006年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两首相同为强硬派的代表,在历史认识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在本质上反映出两个时代新保守主义的区别,当然,这也和两位首相对中国的定位不同、政治风格的差异等方面相联系的。本文在比较的基础上尝试找到解决历史认识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希望对指导今后正常的中日关系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小泉接班人安倍晋三首相短期执政的结束,“鸽派”首相福田康夫上台,两国关系走上了正轨,我们相信:两国关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由于历史、社会制度等原因,道路又是曲折的,这就需要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着两国友好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
﹀
|
参考文献总数: | 78 |
馆藏号: | 硕030207/0801 |
开放日期: | 2008-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