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态度系统视角下中美主流媒体对孟晚舟事件报道中人际意义对比分析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英语 |
学科代码: | 0502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文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9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第二导师姓名: | |
提交日期: | 2019-06-06 |
答辩日期: | 2019-05-21 |
外文题名: | Analysis on How Chinese and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Achieve Interpersonal Meaning by Attitude Resources on "Mengwanzhou Issue"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为完善对人际功能的研究,语言学家Martin等学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型话语评价理论,即评价理论。评价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其中,三个子系统又有各自的子系统。评价系统以态度为中心,介入、级差为辅,子系统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其中,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情感、鉴赏和判断。迄今为止,评价理论已被广泛运用到话语分析中,如政治演讲、文学作品、新闻语篇等。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使用评价理论对中美媒体关于孟晚舟事件的报道进行的研究较少,且鲜有二者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致力于完善以往研究成果,将评价理论应用于孟晚舟事件,对中美主流媒体关于这一事件所使用的态度资源进行研究。本研究共收集《中国日报》与《华盛顿邮报》共30篇语料,使用UAM Corpus Tool 3.3 人工标注态度资源并在评价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其通过使用态度资源表达人际意义的异同,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差异,从而为我国外交事业提出一定的建议。
本研究发现在中美报道中,判断资源均为占比最大的态度资源,但中国报道使用了比美国更多的情感资源和更少的鉴赏资源。研究还发现美国报道中的正面态度资源远多于中国,这说明美国对孟晚舟事件有着较为积极正面的态度。从研究结果来看,中国应当更加明确美国关于孟晚舟事件的真实立场,通过国家的主流媒体向世界解释事件的真相,并将中国解决这件事情的坚定决心传播到世界。
﹀
|
参考文献总数: | 26 |
馆藏号: | 本050201/19088 |
开放日期: | 2020-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