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多丽丝莱辛#十九号房#中理智与情感的探讨    

姓名:

 邓瑞媛    

保密级别:

 公开    

论文语种:

 英语    

学科代码:

 050201    

学科专业:

 英语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

 文学学士    

学位年度:

 2019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校区:

 北京校区培养    

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第一导师姓名:

 Andrew Cardoso    

第一导师单位:

 北师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提交日期:

 2019-06-06    

答辩日期:

 2019-05-22    

外文题名:

 The Battle between Reason and Emotions in Doirs Lessing#s To Room Nineteen    

中文关键词:

 To Room Nineteen ; intelligence ; emotion ; freedom ; individual    

中文摘要: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一直到都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她已经在文学领域,尤其是女性主义世界产生影响。莱辛在描绘二十世纪中期女性的心智和困惑方面享有盛誉,《到十九号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莱辛通过这部作品深入到家庭主妇苏珊的生活中,准确地诠释了她的内心世界,生动地描述她是如何保持理智但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多年来众多学者主要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而本文将围绕苏珊的内心世界展开讨论。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同样也反映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人的生活困境。莱辛在故事中特别强调了个人和个人情感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试着比较苏珊在不同条件下的理智和情感变化。通过分析苏珊的家庭、婚姻和生活状况,进一步加深对苏珊由理智向情绪化转变的理解。一方面,苏珊的死表明她是如此绝望地“活着”,以至于她最终不得不逃离现实。另一方面,她的选择也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的渴望。 拥有一个“理智”的生活通常是完美社会价值观下的产物,但这种态度也会导致对个人内心想法的否认。最后结论部分通过对苏珊生存困境的反思,从而指出只有在结合大环境下的同时兼顾个人需求,才能实现人们理智和情感的平衡。 本文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苏珊为什么以及如何声称自己是理智的?她的理性如何导致“非理性”的自杀选择?最后进一步分析情感与理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总数:

 11    

馆藏号:

 本050201/19120    

开放日期:

 2020-07-09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