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DNA-铜纳米颗粒作为新型荧光探针对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活性检测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703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理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4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5-07-31 |
答辩日期: | 2014-05-21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近些年来依托于DNA为模板的铜纳米颗粒的荧光探针为传感器的检测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该类探针普遍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时间短、成本低、在复杂生物体系中可在线连续监测等优点。另一方面,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作为真核细胞中重要的核酸水解酶,其含量的高低可以作为恶性疾病和肿瘤的标志物,因此目前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的生物传感器。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从提高探针性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铜纳米颗粒的DNase I的一种非标记的新型荧光检测方法。实验原理:较长的DNA是形成发光的铜纳米颗粒的有效模版,而被DNase I切割所形成的短链DNA却不能促使它的形成。由此产生的荧光信号的差别可以应用于DNase I活性的动态检测中。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本实验所提出的荧光传感器对于DNase I的检测下限达到0.0001U/mL,并且获得了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相比有机荧光染料分子优势明显。此外,我们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检测DNase I抑制物的筛选平台,并成功地检测了作为DNase I天然抑制物的肌动蛋白的抑制效率。
﹀
|
插图总数: | 0 |
插表总数: | 0 |
馆藏号: | 本070301/14134 |
开放日期: | 2015-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