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英语图画书的翻译:以《彼得兔的故事》的三个中文译本为例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502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3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3-05-31 |
答辩日期: | 2013-05-15 |
外文题名: |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icture 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 Case Study of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图画书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很多翻译家开始致力于国外图画书的翻译以期中国儿童能够阅读到国外优秀的图画书。翻译目的论出现后,很多研究者将此理论应用到儿童文学的翻译中。笔者主修专业是学前教育,对图画书的特点及价值有一定的了解,这为笔者从目的论的角度进行图画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本文选择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的三个中文译本作为个案分析的对象。这本经典的图画书于1902年出版,被奉为“世界绘本图书中不可高攀的顶峰”,其语言生动形象,为全世界的儿童所喜爱。在翻译界,也是译者竞相翻译的文学作品。笔者从目的论的角度,对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的三个不同译本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在翻译过程中为达到翻译目的译者所要采取的一些翻译策略。
经过分析,作者总结出在翻译图画书时译者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采用以下策略: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多使用拟人、叠词等;考虑到中国儿童的知识背景,妥善处理图画书中的文化因素;忠实原文,将原文中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关系以及图画书叙述的节奏通过合适的方法表现出来。
﹀
|
馆藏号: | 本050201/13118 |
开放日期: | 2013-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