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初中女生双性化倾向的现状调查——以北京劲松三中初二女生为例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40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教育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09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09-06-01 |
答辩日期: | 2009-06-01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双性化是一种健康的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个体在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比典型的男性化、女性化更具有优势。本研究测定北京劲松三中全体初二女生的性度取向,确定其双性化个体在总体中的比重以及各种性度取向的分布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初中阶段青少年的性度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女生群体中,典型女性化取向占主导,双性化和典型男性化取向也存在,并且占一定比重。另外,性别未分化个体的普遍存在是一个特殊现象。
青少年性度取向的形成与班级文化、班级学习情况、教师教导方式、教师性别偏好、同学交往模式、父母教养方式等密切相关,家庭、学校、社会具有重要的引导责任。
初中阶段是形成性度取向的关键期,要引导青少年把握性度发展的适度原则,防止女生过分模仿男性的某些不良行为,产生错误的性别认知。
﹀
|
插图总数: | 0 |
插表总数: | 0 |
馆藏号: | 本040101/0912 |
开放日期: | 2009-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