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纪录片《神州一奇 德州扒鸡》创作实践总结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内部 |
学科代码: | 130300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艺术硕士 |
学位年度: | 2010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广播电视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0-07-08 |
答辩日期: | 2010-06-04 |
外文题名: | 纪录片《神州一奇 德州扒鸡》创作实践总结 |
中文摘要: |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 德州扒鸡,作为一种地方小吃,其历史悠久,制作方法独特,仅“五香脱骨扒鸡”六个字从制作工艺上就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德州扒鸡可谓随大运河漕运文化而出现,随着漕运文化而兴盛,但随着德州境内大运河的枯竭,因漕运文化而名噪一时的德州扒鸡饮食文化却未因此而陨落。拍摄制作纪录片《神州一奇 德州扒鸡》经过了选题、材料搜集、拍摄、后期编辑制作等完整的流程。这部纪录片的制作难点在于有关这一题材的相关资料十分奇缺,需要翻阅大量书籍,考证“德州扒鸡”的起源,名字的由来,为世人认可的时间和事件等等。而且,“德州扒鸡”的制作工艺带有极强的家族传承色彩,算起来老一辈的匠人都年逾古稀,是否健在,能否接受采访都是未知数。所幸的是,这些难题都得以克服,并顺利实现了既定的拍摄目标。纪录片《神州一奇 德州扒鸡》采用的是访问式加情景模拟的叙事模式。这样就弥补了缺少资料画面的局限,让事件的见证人或参与者,直接站在摄像机前讲述自身的经历,从而呈现出一种主观性和客观性彼此交融的状态和辩证的特质,使人感到作品公正、客观、可信。不仅给予了被拍摄对象参与的空间,同时也给予了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的思考空间。这部纪录片的创新点就在于全片围绕一个“奇”字做文章,详细地叙述了神州一奇,奇就奇在扒鸡由来奇,百年传承奇,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奇。纪录片通过对一种地方小吃形成过程的全纪录,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漕运文化史”。品德州扒鸡,不仅是品尝美食,更是品味一种“漕运文化”。早在2007年,我就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新浪网两会调查显示,2007年最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排名第五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我当时就想以此作为选题,制作一部纪录片,因为如何打造“百年品牌”尤其是食品行业的“百年品牌”的确是个不错的选题,而这方面正好和上德州文明全国的第一食品品牌——“德州扒鸡”。现在,这个创作的念头,终于在我的导师王宜文教授的指导下得以实现。
﹀
|
外文摘要: |
根据学院要求,不需要外文文摘。
﹀
|
参考文献总数: | 4 |
作者简介: | 左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07级艺术硕士。现在山东德州电视台新闻部工作。在读期间,作为独立编导创作完成了毕业作品纪录片《神州一奇 德州扒鸡》并在电视台播出。电视作品《一个中国企业家的哥本哈根视角》获得2009年度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电视作品《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小麦整建制过千斤》获得2009年度山东省新闻奖三等奖。 |
馆藏号: | 硕050407/1012 |
开放日期: | 2010-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