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物象之察 意象之思 印象之旅 论史铁生文学创作的诗性构建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中文 |
学科代码: | 050106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文学硕士 |
学位类型: | |
学位年度: | 2017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史铁生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7-12-09 |
答辩日期: | 2017-12-09 |
外文题名: | IMAGERY OBSERVING,CONCEPT SHAPING,IMPRESSION DEEPING,ON THE POETIC CONSTRUCTION OF SHE TIE SHING’S LITERARY CREATION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史铁生不同时期创作的目的、思路、方法均有变化。题材上,从关注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向开拓内心空间和深度转型;作品形式上,从写实化追求,向淡化情节的片段式、组合式转变;从塑造典型人物向人物符号化转型。由于作者通过写作探究问题,特别是终极问题的思路变得越来越突出,其作品中展现艺术探索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物象刻画偏于写实,适合抒发情感,当史铁生的作品停留在现实主义题材及典型形象塑造的阶段时,对于物象的精雕则更适合体现作品整体风格。意象塑造,特别是中心意象的构建,更适合表现作家的理性思考,作家借意象揭示生命中的
﹀
|
外文摘要: |
The purpose, ideas and methods of Shi Tiesheng’s writ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have changed;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studies the imagery, concept, and impression in Shi Tiesheng’s works. The form of works is from the pursuit of realism, to play down the
﹀
|
参考文献总数: | 89 |
作者简介: | 刘媛媛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教师 |
馆藏号: | 硕050106/17031 |
开放日期: | 2018-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