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夜空中最亮的星 ——高中非正式群体幸存原因研究    

姓名:

 孟雅琴    

保密级别:

 公开    

论文语种:

 中文    

学科代码:

 040101    

学科专业:

 教育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

 教育学学士    

学位年度:

 2017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校区:

 北京校区培养    

学院:

 教育学部    

第一导师姓名:

 郑新蓉    

第一导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提交日期:

 2017-06-23    

答辩日期:

 2017-05-18    

中文关键词:

 高中非正式群体 ; 形成 ; 阻碍 ; 幸存 ; 成绩    

中文摘要:
近年来,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但高中阶段的高压环境依旧存在。尤其是在重点高中或重点班级,在“成绩第一位”的思想的影响下,课业压力繁重、考试永无止境成为常态。非正式群体因为被扣以“耽误学习”的帽子而渐渐被打散。但依旧有个别高中非正式群体“幸存”下来,本研究选取较为代表性的一个群体,采用叙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其形成过程的描述,总结高中非正式群体形成、面临的阻碍与幸存的原因。 研究发现,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千变万化,总是存在一些关键性的事件影响群体的形成,但“性格”是高中阶段组成群体最为看重的因素。在面临的阻碍方面,有来自班级环境的压力,当周围所有人都在学习的时候,非正式群体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巩固群体,群体成员心理会有一种负罪感;也有来自教师的阻挠,通过找个别同学谈话表达反对群体形成的意向、抑或是教师对整个群体的惩罚等方式来进行;此外,群体内部因为性格、感情等问题引起的各种冲突与矛盾也是群体瓦解的重要原因。 该群体究竟为什么可以留存下来,首先是成绩因素,当即使组成非正式群体依旧名列前茅的时候,他们便有了足够的资本跟老师抗衡,老师也会采取“视而不见”的策略“放任”他们的存在;领袖的引领也是重要的因素,领袖的存在使得群体凝聚力更强;虽然群体内部冲突可能导致群体分裂,但若冲突得到合理解决,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反而会更加亲密;当群体生活趋于平淡的时候,偶尔出现的小插曲也会使得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记忆,使得群体关系更近一层。成绩提升、领袖引领、冲突解决以及娱乐担当都是群体能够留存的重要因素。 群体幸存,既是与外界博弈的结果,也有自身整合的因素。在于外界博弈的过程中,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自身整合的过程中,领袖的引领、冲突的合理解决以及娱乐的制造都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总数:

 60    

作者简介:

 孟雅琴,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馆藏号:

 本040101/17031    

开放日期:

 2017-11-28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