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苏轼“以诗为词”评价之争中的词体意识与文学史观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50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文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2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2-06-05 |
答辩日期: | 2012-05-16 |
外文题名: | Literary concept behind arguments about Su Shi's regarding Poetry as Ci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苏轼秉持“自是一家”的词学思想,将诗的题材、内容 、手法和风格引入词的创作,开阔词境,提高词格,被尊为豪放词宗。其弟子陈师道却在《后山诗话》中提出“以诗为词”,并评论苏词“虽极天下之功,要非本色”。自此之后,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争论不断,焦点集中在词之本色和是否协律上。本文将古今论者对苏轼“以诗为词”的评论划分为反对和支持两大派别,针对其具体内容做了梳理,尝试性地提出了传统词学正变批评观念和现代的辩证唯物文学史观与两类评论之间的联系。
﹀
|
馆藏号: | 本050101/12282 |
开放日期: | 2012-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