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京华烟云》: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经典范例 |
姓名: | |
学科代码: | 050106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文学硕士 |
学位年度: | 2013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中国现代文学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3-05-22 |
答辩日期: | 2013-05-19 |
外文题名: | Moment in Peking: The Masterpie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
中文摘要: |
随着跨文化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总结出一系列隐藏在各种跨文化交流现象之下,植根于文化深层结构之中,对传播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开辟了林语堂研究的新视野。本文即以林语堂第一部小说、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京华烟云》(英文版本)为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通过还原其创作时所面临的中西文化主导模式隐含的分歧与契机,分析《京华烟云》在总体策略、人物塑造及语言运用方面所体现出的“跨文化”特质,为林语堂向西方人讲中国文化获得成功找到根本性的佐证。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跨文化传播”既是林语堂倾尽全力的一项事业,更是与他水乳交融的生活常态。林语堂所具有的融会中西的成长经历和多元互补的文化理想,使得他具有了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知识与技能。他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京华烟云》的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跨文化”语境下“文化”的特殊性以及传播者在“跨语言”技能之外还应具有“跨文化”思维的必要性有着充分认知和高度敏感。林语堂巧妙地利用不同文化在根本因素上的“异”与“同”,无论是关乎形式与内容设计的整体策略,还是主要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运用,都顺应时代与受众所处文化的需求,通过沟通共识搭建平台,展现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之处,由此赢得真正的理解和尊重,最终使《京华烟云》成为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经典范例。
﹀
|
参考文献总数: | 51 |
馆藏号: | 硕050106/1301 |
开放日期: | 2013-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