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渭河关中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
姓名: | |
学科代码: | 083002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工学硕士 |
学位类型: | |
学位年度: | 2012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流域水环境容量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2-06-05 |
答辩日期: | 2012-05-29 |
外文题名: | Study on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for Central Shaanxi Reach of the Wei River |
中文摘要: |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促进污染减排,缓解、改善地表水污染现状的有效途径。而水环境容量是实现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基础,是水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环境规划的主要约束条件。水环境容量研究,对于实现污染物排放负荷分配,改善水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已有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合水环境容量的内涵及研究方法,并根据水环境容量理论及污染物衰减转化规律,针对渭河关中段开展实例研究,以指导该地区实施污染负荷分配,实现水质改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 整理分析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将水域在满足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视为该水域的水环境容量。(2)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需求,结合渭河关中段实例,将水环境容量分为理想水环境容量、规划水环境容量、现状水环境容量,并分别进行核算分析。理想水环境容量反映在理想条件下河流的纳污能力,规划水环境容量反映在优化排污的条件下河流的纳污能力,现状水环境容量反映现状排污的条件下河流的纳污能力。(3) 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开展渭河关中段的季节性水环境容量研究,分别按年、季、月核算各单元的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对渭河关中段开展季节性水环境容量研究时,可显著增加该水域的纳污能力;②在时间分布上,渭河关中段水环境容量主要集中在径流量大的夏季多雨期,7~10月的水环境容量占全年水环境容量的一半左右。
﹀
|
外文摘要: |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促进污染减排,缓解、改善地表水污染现状的有效途径。而水环境容量是实现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基础,是水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环境规划的主要约束条件。水环境容量研究,对于实现污染物排放负荷分配,改善水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已有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合水环境容量的内涵及研究方法,并根据水环境容量理论及污染物衰减转化规律,针对渭河关中段开展实例研究,以指导该地区实施污染负荷分配,实现水质改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 整理分析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将水域在满足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视为该水域的水环境容量。(2)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需求,结合渭河关中段实例,将水环境容量分为理想水环境容量、规划水环境容量、现状水环境容量,并分别进行核算分析。理想水环境容量反映在理想条件下河流的纳污能力,规划水环境容量反映在优化排污的条件下河流的纳污能力,现状水环境容量反映现状排污的条件下河流的纳污能力。(3) 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开展渭河关中段的季节性水环境容量研究,分别按年、季、月核算各单元的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对渭河关中段开展季节性水环境容量研究时,可显著增加该水域的纳污能力;②在时间分布上,渭河关中段水环境容量主要集中在径流量大的夏季多雨期,7~10月的水环境容量占全年水环境容量的一半左右。
﹀
|
参考文献总数: | 56 |
作者简介: | 王涛,2005.8-2009.6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9.9—2012.6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硕士期间研究领域为流域水环境容量,参与项目为渭河水专项下属课题(渭河排污负荷限值和减排方案研究)。 |
馆藏号: | 硕083002/1214 |
开放日期: | 2012-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