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浅析芭蕾基训与中国古典舞基训的异同    

姓名:

 李姣    

保密级别:

 公开    

学科代码:

 130205    

学科专业:

 舞蹈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

 文学学士    

学位年度:

 2011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校区:

 北京校区培养    

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第一导师姓名:

 王忠良    

第一导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提交日期:

 2011-06-13    

答辩日期:

 2011-05-16    

中文关键词:

 芭蕾舞基训 ; ; 中国古典舞基训 ; ; 师范类院校舞蹈系    

中文摘要:
基训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人体的基本素质、舞蹈的形态以及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在一切技巧之上的,是人体的根本直立问题,芭蕾舞以其科学规范的训练体系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基础问题,因此也可以说,无论是任何舞种、或是要完成古典舞种任何夹带上身拧倾造型的旋转、跳跃技巧,都要首先解决直立问题,只有在这方面打好基础,才能实现以后更多高难度技术技巧的开发和训练。最初以中国戏曲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古典舞,很多舞姿都偏小,难以舒展,并且戏曲中没有适应舞蹈基础训练的科学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改变,当最早的戏曲舞蹈转变为中国古典舞时,我们更多追求的是长线条的美,而这正与芭蕾舞的伸展有着最实际的相通之处。此时的芭蕾舞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具有一套较为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其中严格的规范和训练形式,正好弥补了中国戏曲舞蹈在训练中的不足之处,能够更好地锻炼身体形态和肌肉素质。有别于艺术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师范类院校舞蹈系由于其培养方向及工作前景的特色性,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艺术专业院校;然而作为舞蹈艺术中最基础的课程——基训课(基础训练课),不论是对艺术专业院校的学生还是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作为师范类院校,既然培养学生的就业方向不是专业舞蹈演员领域,就应该有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基训课教程,而并非完全照搬舞蹈专业基训课的模式;不仅在课堂内容上,包括授课方式都应具有自身的体系。然而很多师范类院校开设舞蹈系的历史,相比较舞蹈专业院校,都还非常年轻,因此课程的设置都还在探索中。本文通过对比浅析芭蕾舞基训与中国古典舞基训,试图寻求出适合师范类院校舞蹈系的基训课教学模式。
插图总数:

 0    

插表总数:

 0    

馆藏号:

 本050409/1105    

开放日期:

 2011-06-13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