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人类基因可专利性研究分析    

姓名:

 唐姝惠    

保密级别:

 公开    

论文语种:

 中文    

学科代码:

 030101K    

学科专业:

 法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

 法学学士    

学位年度:

 2018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校区:

 北京校区培养    

学院:

 法学院    

第一导师姓名:

 韩赤风    

第一导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提交日期:

 2018-05-30    

答辩日期:

 2018-05-11    

中文关键词:

 人类基因 ; 专利客体 ; 审查标准 ; 制度弊端 ; 完善建议    

中文摘要:
1909年,“基因”一词首次被用来代表控制遗传性状的遗传因子。随着人类基因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科学家们在诸多领域,尤其是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应对经济发展、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起到了积极有效和显著的作用,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基因与我们每个个体密不可分的同时也看到基因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利制度对人类基因有力的保障。研究人员利用该专利基因生产出治疗疾病的药物或者制定疾病监测方案,然后医药公司将其投入市场,就可以获得专利排他性的垄断利润。与此同时,在学术界,有关人类基因可专利性的讨论和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首先,人类基因的专利客体适格与否,主要争议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立场的不同看法;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对人类基因专利客体的适格性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比;再者,专利审查标准,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三项标准对人类基因发明各自的具体要求,还有人类基因发明在适用专利制度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与冲突等等,本文在对人类基因进行概念、特性、功能和用途的概述之后,将对上述内容分别展开详细的阐述与分析,最后,对以上涉及到的问题,提出对专利制度完善的建议。
参考文献总数:

 26    

馆藏号:

 本030101K/18073    

开放日期:

 2019-07-09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