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基于iBeacon技术科技馆数字说明牌系统开发及其有效性验证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40104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理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6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6-06-24 |
答辩日期: | 2016-05-17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非正式学习是指在正式课堂外发生的学习者自我发起的、个性化的、内容相关的、非线性的、开放的学习活动。它占个体所学知识的75%以上,而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投入却不到20%。科技馆是非正式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说明牌是科技馆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观察研究发现,游客并没有有效地在展馆中使用说明牌,即使是最认真最勤奋的游客也没有阅读说明牌上的所有内容。iBeacon蓝牙精准定位技术的出现为科技馆数字说明牌的实现提供了契机。
本研究在当前科技馆说明牌设计的现状和非正式学习日益重要的大背景下,在辛尤隆研究基础上进行了重复验证研究,主要为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使用5E探究式学习理论,设计开发基于iBeacon技术的数字型说明牌(以“转动惯量”展品为例);2)“转动惯量”展品数字说明牌的应用效果验证;3)对辛尤隆“手蓄电池”数字说明牌研究的重复验证。
研究者基于5E探究式学习理论,HTML代码编写,在中国科技馆选取转动惯量展品从情境导入、展品探究、原理解释、生活应用、思考延伸五方面进行数字说明牌的设计。并招募了33名被试,分为使用数字说明牌的实验组(16人)及使用传统说明牌的对传统组(17人),从学习成绩、学习时间、行为模式、技术接受度这四个方面对说明牌效果及前人研究进行验证。其中,对两个组的学习成绩、学习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行为模式运用行为序列分析法,对技术接受度运用访谈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数字说明牌的参观者学习成绩显著高于普通参观者,学习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传统组的被试在A1(操作展品)与A2(看操作说明牌)、A3(看原理解释说明牌)之间并无显著的行为序列,说明传统说明牌不能有效地给参观者提供操作运用的说明和原理解释的讲解,实验组的被试完全没有了A2(看操作说明牌)、A3(看原理解释说明牌)行为,其行为模式表明数字说明牌可基本替代传统说明牌的作用,并且学习者能接受数字型说明牌系统并掌握基本操作。本研究通过对“转动惯量”展品的验证,进一步证实了辛尤隆研究提出的基于5E探究式学习理论的情景感知数字说明牌在科技馆中的有效性。
﹀
|
参考文献总数: | 0 |
插图总数: | 0 |
插表总数: | 0 |
馆藏号: | 本040104/1620 |
开放日期: | 2016-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