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中学教材里的“先秦诸子”——对清末及民国时期高中历史教科书“先秦诸子”的考察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60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历史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1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1-06-06 |
答辩日期: | 2011-05-09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本文选取“先秦诸子”这一主题为观察视角,从内容和编纂技巧两方面对清末至民国时期高中历史教科书做了一番考察。内容方面,“先秦诸子”在教科书整体中从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文化事物到后来逐渐成为重点分析的样本,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无论是篇幅的大小还是分析的力度与深度,都超越其他诸家。墨家、道家、法家三派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在代表人物名单的确定上却有一个从混乱到简明的过程。至于其他各家则被忽视,甚至消失。编纂技巧方面,有特色的地方是在版面的天头部分写了很多的关键词,但是并不注重划分小节题目。同时,这一时期的作者越来越注重对历史事件进行因果分析,但是在微观方面的使用上仍欠自觉。一些新兴的概念被运用到教材中去,而且比较法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
|
插图总数: | 0 |
插表总数: | 0 |
馆藏号: | 本060101/1179 |
开放日期: | 2011-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