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新视角,新思维”——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建历史    

姓名:

 刘雅雯    

保密级别:

 公开    

学科代码:

 045109    

学科专业:

 学科教学(历史)    

学生类型:

 硕士    

学位:

 教育硕士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位年度:

 2016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校区:

 北京校区培养    

学院:

 历史学院    

研究方向:

 中学历史教学    

第一导师姓名:

 马卫东    

第一导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提交日期:

 2016-05-30    

答辩日期:

 2016-05-28    

外文题名:

 “新视角、新思维”——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建历史"New Perspective, New Way of Thinking"—Discussion on the Guidance of History Teachers for Students to Rebuild the Histor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中文关键词:

 历史教师 ; 重建历史 ; 历史教学 ; 引导学生    

中文摘要:
历史具有一度性的特征,客观存在的历史一经发生便不可逆转的走向消亡,我们所能接触的历史都不是纯粹的历史,历史的理解和解释有赖于人的重建。中学历史教师将包括史学研究成果及史学思维方式在内的各种历史信息运用于历史教学实践中,即是在教学中重建历史。本研究希望在对比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研究者在重建历史中差异性和共性的基础上,分析在教学中重建历史的特点与复杂性,进一步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建历史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兼具研究者和教育者双重身份的中学历史
外文摘要:
Histor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ence, The objective history would irreversibly wither away once it occurred. The history people usually know is actually not the historical reality but a rebuilt version which is a consequence of processing traces
参考文献总数:

 41    

作者简介:

 刘雅雯,中学历史二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在读。201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同年进入陕西省西安中学工作。工作三年来,参与陕西省和西安市教育科研课题各一项,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发表文章一篇。    

馆藏号:

 硕420109/16017    

开放日期:

 2016-05-30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