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观”及其与西方智力概念比较研究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中文 |
学科代码: | 1204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管理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9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9-06-16 |
答辩日期: | 2019-05-27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智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所有哲学、宗教都无法回避也始终充满热情地讨论的命题之一。但是,这个看似所有人司空见惯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概念却鲜有人真正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关注和研究。事实上,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哲学,对智慧的讨论都占据了其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先秦时期的儒、道、墨、法的先贤圣哲还是同时期西方的古希腊三杰,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们各自以自己的思想理论生发并提出了不同的智力概念与智慧观念。这些东西方文化的“名珠”在人类文明史上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和迷人的魅力。
本文着眼于探索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先秦思想家们对“智慧”的理解和洞察,以对中国文化形态、中国人民族性格产生巨大影响的儒、道两家的思想为基础,挖掘潜藏在经典与古籍背后的“智慧观”。通过对儒、道先秦经典典籍中所有有关“智慧”的论述进行整理、编码,再将其中相似的表意进行归纳、提炼,从认知与行为维度和“智慧观”指向对象两个维度进行划分,抽象并总结出一套更贴近中国文化传统的智慧观维度的划分系统。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再与近代以来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智力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东西方对“智慧”概念理解的异同,归纳出东西方智力研究的未来趋势和特点,并找出蕴含在该异同之下的深层文化归因。
﹀
|
参考文献总数: | 43 |
馆藏号: | 本120401/19034 |
开放日期: | 2020-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