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及其哲学意义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chi |
学科代码: | 010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哲学硕士 |
学位年度: | 2006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人学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06-06-07 |
答辩日期: | 2006-05-27 |
外文题名: | THE CONCEPTION OF ‘PRACTICAL INDIVIDUAL’OF MARX’S PHILOSOPHY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现实的个人”的提出,表现为一个思想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早期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接触过程中,他就对黑格尔哲学所设定的抽象的主体及其所引起的客体的抽象性不满,同时他又认为青年黑格尔派非但没有能够克服这种抽象性,反而沉迷于此不能自拔。费尔巴哈哲学以感性对象性原则为基础来解释世界,但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对象性”原则仍然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人,它并不能克服黑格尔哲学在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的等方面所遇到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从根本上讲,它仍然是片面的、抽象的 |
外文摘要: |
[1]、SIDNIY HOOK.《From Hegel to Marx》[M].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62.[2]、HUNG LIEN–TE.《The Hegelian and Feuerbachian Origins of Marx’s Concept of Man》[M].Singapore :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84. |
参考文献总数: | 34 |
馆藏号: | 硕010101/0609 |
开放日期: | 2006-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