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司法实务问题研析——基于对2014年判决的160个案例的考察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30101K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法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5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刑法学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5-05-31 |
答辩日期: | 2015-05-08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传销活动自其产生起,就被世界各国所禁止,而我国为了规制这一活动,在《刑法修正案(七)》中增添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这一项新的罪名。但是本罪施行至今,在司法实务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2014年的160个案例进行研读分析,发现现阶段司法事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探索解决之道。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即传销活动的界定、参与组织内部传销活动人数的计算、组织、领导行为的认定、刑事裁判问题,对现阶段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为传销活动的界定。针对现阶段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诈骗型传销活动与原始型传销活动掺杂混同的情况,对诈骗型传销活动与原始型传销活动进行区分,并针对学术界尚存争议的原始型传销活动的归责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为参与组织内部传销活动人数的计算。从现阶段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虚点问题以及传销组织内部人员推定问题出发,找到现阶段在打击传销活动犯罪过程中,对组织内部人数认定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完善人数计算模式。
第三部分为组织、领导行为的认定。就现阶段司法实践中对组织、领导行为界限模糊不清的问题,厘清法条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组织、领导行为划清界限。
第四部分为刑事裁判问题。通过案例对比、总结、分析,发现现阶段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量刑适用不统一以及“没收非法所得”适用不一致的问题,并寻求更加合理的解决之策。
﹀
|
参考文献总数: | 20 |
插图总数: | 6 |
插表总数: | 6 |
馆藏号: | 本030101/1529 |
开放日期: | 2015-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