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清朝留日学生官费管理(1894-1911)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中文 |
学科代码: | 060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历史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7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7-05-18 |
答辩日期: | 2017-05-17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甲午战后,清朝统治者推行自救的改革“清末新政”。为新政储备新式人才,在清廷的有力号召下,兴起过两次留学高潮,中央和各省先后派出一批批官费留学生去往日本学习师范、军事、文法、实业等经世致用之学,为改革添砖加瓦;1894年庚子国难后,国人民族自尊心开始觉醒,民间自发的、自付经费前往游学的称之为自费生,他们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往来大陆与日本之间,探索新知,在寻求民族出路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学习,作出了突出贡献。官费生的派遣可谓浩浩汤汤,接踵而至,由于人数的逐渐增加,问题增多、情况复杂,管理制度也建立完善起来。最初清廷派遣第一批留日学生时,是由出使日本大臣带往的,朝廷命其全权办理留日学生在日本的各项事宜,包括与日本政府、学校的协商,对留日学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生,其中经费的管理权也掌握在出使大臣手上;后由于驻日本使署诸项事务烦杂,抽调不出人手很好地管理,清廷又派出留日总监督称副总监督协助办理,实则是主要负责人,把留日学生这一部分事宜转交到总监督的手中,由其决断;后又在驻日史署下设立游学总监督处,由出使大臣总负责监督。管理机构、制度和经费规定可谓一步步完善。然而由于清廷的吏治腐败、江河日下等一系列原因,规定未能很好地执行,留日官费生滥竽充数、不求上进者众多,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仅有百分之一的人考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留日学生总体质量不高,鼓励游学留学这一政策取得的成绩是有限的。
﹀
|
参考文献总数: | 20 |
馆藏号: | 本060101/17100 |
开放日期: | 2017-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