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荀子修养论研究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10102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哲学硕士 |
学位类型: | |
学位年度: | 2016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先秦哲学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6-06-10 |
答辩日期: | 2016-06-01 |
外文题名: | TSUNZI'S THOUGHT OF ACCOMPLISHMENT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主张“性恶”论,并认为“礼”可以制约人的“性恶”。“礼”的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价值上的最高点——“圣”。“性”在“朴”、“情”、“恶”三种状态下演变,这一演变过程本质上是身心双方的相互传递、相互影响的过程。“礼”的等级次序与原则借由身体内化于心中,确立人的价值观,内心的价值观再影响人的身体行为,使之符合礼义。对于礼义的不断学习与积累,使人逐渐成为“圣人”。而圣人与凡人,圣王、圣君、圣臣的区分,又是人内心的价值观因身体所处的现实条件影响所致。荀子在其思想体系中,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修
﹀
|
外文摘要: |
Tsunzi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nfucianism in the Qin Period. He advocates the nature of people is evil and “li” can restrict tha evil nature of people. The witness of “li” makes people become “sheng”, the supremacy of moral value. The people nature has
﹀
|
参考文献总数: | 48 |
作者简介: | 王毕铮,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3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奇伟教授,研究方向:先秦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 |
馆藏号: | 硕010102/16004 |
开放日期: | 2016-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