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多吡啶钌(II)配合物DNA键合性质的研究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内部 |
学科代码: | 0703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理学硕士 |
学位年度: | 2003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功能分子化学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04-05-27 |
答辩日期: | 2003-06-02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自Barton报道钌的多吡啶配合物可以作为DNA二级结构的探针以来,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普遍的重视,并且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是目前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钌(II)多吡啶配合物以插入、静电结合和沟面键合三种方式与DNA作用,而以插入方式的居多。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配合物以“形状选择”规则(Shapeselection)作为识别DNA的基础,即配合物是根据其本身的形状、对称性及旋光性质与核酸特定部位相匹配的原则对DNA或RNA进行识别的。因此,合成形状各异的钌配合物对于了解DNA-配合物结合模式及寻找新
﹀
|
外文摘要: |
Ruthenium (II) polypyridyl complexes binding to DN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since Barton reported that ruthenium (II) polypyridyl complexes could be used as secondary structural probes of DNA. The studies revealed that ruthenium (II) polypyridy
﹀
|
参考文献总数: | 81 |
馆藏号: | 硕070301/0405 |
开放日期: | 2004-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