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国语》韦昭注虚词注释研究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中文 |
学科代码: | 050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文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9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9-06-25 |
答辩日期: | 2019-05-17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古书注释的主要目的是解释文意,在注释词义之外,还需要说明词的句法功能以及词与词间的语法、语义关系。《国语》韦昭注作于三国时期,上承汉儒,下启晋、唐,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国语》注释。在语法方面,韦昭注保存了丰富的对虚词的注解,从中可以探寻到古人对虚词的观念。
本文穷尽性统计了韦昭注对《国语》原文中30余个虚词的注释,并以对虚词的注释为研究对象,从中提炼韦昭的虚词观和相应的语法分析。本文从词注和句注两个层面,分析韦注训解介词、连词、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所采用的训释方式和分析手段。
从韦昭对虚词的注释中,可以看出他对虚词已有初步的分类,即有义可训的“关系词”和无义可训的“语气词”;采用了丰富的分析方法,从文本原意和上下文关系出发,在随文释义中体现虚词的语法意义;同时关注句法结构的完整性,用显性形式表示意合关系。但魏晋时期尚处于语法意识的萌芽阶段,韦注对虚词的注释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
|
参考文献总数: | 51 |
作者简介: | 魏禾书,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学士。 |
馆藏号: | 本050101/19302 |
开放日期: | 2020-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