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影像·意义·文化——近十年来城市电影分析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chi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艺术学硕士 |
学位类型: | |
学位年度: | 1997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1997-06-30 |
中文摘要: |
本文借助象征符码分析方法研究 87年以来的城市电影,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987一1989年,这一时期的影片大多具有相同的深层意义一 一“城市与人的对立”,反映现实文化中存在的现代性焦虑;1990一 1993年,这一时期的影片大多围绕“梦想与现实的对立”、“真实与虚构的对立”来建构其意义,它是大众文化建构的世俗神话需求与知识分子拆解神话愿望相互冲突的表现; 1993年以后,由于大众文化的过度扩张和电影体制改革,城市电影失去了共有的主题,奇观化、个人化和新城市电影这三种创作倾向出现,他们都可以看成是创作者面对大众文化霸权的策略性反应。 |
参考文献总数: | 38 |
馆藏号: | 硕050406/9406 |
开放日期: | 2024-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