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牡丹亭》三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0502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文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0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0-06-17 |
答辩日期: | 2010-06-17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本文选取中国古典戏剧经典作品《牡丹亭》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许渊冲、汪班、汪榕培三个英文译本。本文的比较范文涵盖了译文的总体风格,具体字词翻译,翻译中涉及到的句法变动和压抑等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造成译本差异的原因,其中包括译者的翻译原则,介绍了奈达和纽马克两位主要翻译家的翻译理论,并解释了“异化”“归化”的策略问题。本文还对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问题作出比较研究,举出了若干在翻译过程中丢失了汉语隐含意思的实例。此后,文章还着重研究了古典文学英译在语言翻译方面产生的问题。文章在分体析了各个译本在具体实例处理上的得失的基础上,最后得出开放性结论。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牡丹亭》一剧的概要,包括剧情简介、作者简介以及近年来文本的翻译情况和该剧在西方的演出情况。第二章介绍了中英翻译中几种可取的标准,包括“异化”“归化”以及一些对中国翻译影响重大的翻译理论中所提及的标准。第三章从文化角度分析三译本不同的侧重与得失。第四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三译本的区别。第五章关注了译本中隐喻这一修辞方法的使用,研究了隐喻的句子翻译。通过研究以上五章节的内容,本文最后得出结论,供读者参考批评。
﹀
|
插图总数: | 0 |
插表总数: | 0 |
馆藏号: | 本050201/10154 |
开放日期: | 2010-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