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课堂理答行为促进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学科代码: | 1204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教育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6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6-05-28 |
答辩日期: | 2016-05-28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理答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即时性处理和反馈,通常对整个提问的最终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时代呼唤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而课堂是师生对话的重要阵地。因此,在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过渡的阶段中,只有着眼于师生互动、对话,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进行课堂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通过深入课堂进行观察、记录,结合对学校学生、老师进行访谈,将一手资料进行整合、梳理、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在课堂理答中,积极理答占主导,消极理答仍存在。
2、积极理答中,诊断性理答和激励性理答占主导,发展性理答频次较其它两类较低,但具有日益重视的趋势。
3、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是师生探讨普遍问题、演绎生命价值的重要平台。理答是课堂对话中最为高效的部分之一,积极理答和消极理答对学生主体性发展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
4、课堂理答对学生主体性发展可归纳为五个维度的影响,这五个维度具有逐渐积累、层层递进的特征。
﹀
|
参考文献总数: | 0 |
插图总数: | 0 |
插表总数: | 0 |
馆藏号: | 本110302/1608 |
开放日期: | 2016-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