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中文 |
学科代码: | 040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博士 |
学位: | 教育学博士 |
学位类型: | |
学位年度: | 2017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研究方向: | 教育社会学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7-06-20 |
答辩日期: | 2017-05-31 |
外文题名: |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college material” :a narrative study on the growing-up of contemporary rural students |
中文关键词: | rural students ;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 ; cultural production ; underclass cultural capital ; class travelling ; sociological autobiography |
中文摘要: |
在保罗?威利斯的经典著作《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中,“循规者”是创造“反学校文化”的“家伙们”的陪衬。国内研究者也大多沿袭这一范式,聚焦底层违规生的文化生产。这种文化生产的逻辑是:底层子弟通过生产群体亚文化,主动放弃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最终陷入阶层复制的自我诅咒。在这类研究里,取得高学业成就、最终可能实现阶层突破的底层子弟被选择性遗忘了。这类底层子弟真的是《学做工》所刻画的“书呆子”吗?“循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文化生产?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绽放于何处?
基于以上疑问,本文反其道而行之
﹀
|
外文摘要: |
In Paul Willis’s masterpiece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the conformists are just “a dramatic foil”, comparing with “the lads” who create counter-school culture. Chinese researchers take this paradigm and pay their att
﹀
|
参考文献总数: | 435 |
优秀论文: | |
作者简介: | 程猛(1989-),安徽淮南人,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导师为康永久教授。博士在读期间,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 |
馆藏地: | 图书馆学位论文阅览区(主馆南区三层BC区) |
馆藏号: | 博040101/17002 |
开放日期: | 2017-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