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黄酮类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姓名:

 杜欢欢    

保密级别:

 公开    

学科代码:

 070301    

学科专业:

 化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

 理学学士    

学位年度:

 2008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校区:

 北京校区培养    

学院:

 化学学院    

第一导师姓名:

 谢孟峡    

第一导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提交日期:

 2008-05-28    

答辩日期:

 2008-05-28    

中文关键词:

 小年胸腺DNA ; 儿茶素 ; 杨梅酮 ; 槲皮素 ; 碱基 ; 紫外-可见光谱 ; 红外光谱    

中文摘要:
利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在不同酸性条件下的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体系(pH=6.4、5.4、3.4、2.8和pD=6.4、5.4、3.4、2.8)中小牛胸腺DNA(Calf DNA Thymus,ctDNA)分别与黄酮类药物儿茶素(Catechin,Cat)、杨梅酮(Myricetin,My)、槲皮素(Quercetin,Qu)的相互作用。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主要获得了三种黄酮类药物(Cat、My和Qu)的酸碱化学性质与结构变化关系,发现强酸性环境使DNA变性明显,造成紫外谱图上max的明显变化,但随着酸性减弱的过程中,DNA自身结构变化不大,此时三种黄酮类药物(Cat、My和Qu)分别与DNA发生相互作用。 通过红外光谱中磷酸基团吸收带和碱基吸收带的变化,详细探讨了体系由弱酸性向强酸性变化过程中ctDNA自身结构的变化以及与三种黄酮类化合物(Cat、My和Qu)作用后结构上的变化。根据试验数据,对比文献结论,对磷酸基团和碱基的吸收峰作出了新的归属。分析相同酸碱环境下改变三种黄酮类药物(Cat、My和Qu)的浓度得到一系列红外谱图,这就为建立通过红外光谱诸结合位点数的方法提供了可能:即分别测定不同三种黄酮类药物(Cat、My和Qu)-ctDNA比例的样品红外光谱,对所得谱图峰位进行归属,当ctDNA可供结合位点被饱和后谱图中就会体现出三种黄酮类药物(Cat、My和Qu)自身的吸收峰,这样即可根据两者的摩尔浓度比计算结合位点数目。
插图总数:

 0    

插表总数:

 0    

馆藏号:

 本070301/0817    

开放日期:

 2011-05-28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