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 | 流动儿童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积极发展、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
姓名: |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中文 |
学科代码: | 071101 |
学科专业: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学位: | 理学学士 |
学位年度: | 2018 |
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校区: | |
学院: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单位: | |
提交日期: | 2018-05-30 |
答辩日期: | 2018-05-23 |
外文题名: | The Relations among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 of Migrant Children |
中文关键词: | |
中文摘要: |
流动儿童的发展面临着周围系统的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群体发展状况广受关注。外化问题行为指引起个体发展过程中适应不良情况的行为,如违背道德准则等,产生的后果不仅对个体发展不利,而且对周围的人和系统造成了困扰和干扰。亲子沟通指青少年同父母在共同营造的家庭氛围中进行的交流过程,也是儿童积极发展中的保障性因素。亲子沟通对外化问题行为的保护作用已验证,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拟探究流动儿童的亲子沟通与二者的关系,并验证亲子沟通对外化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采用亲子沟通问卷、中国版青少年积极发展量表、外化问题量表和主观家庭经济地位量表,对成都和上海两地830名四年级、五年级流动儿童进行调查,从积极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究流动儿童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积极发展、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同性别、年级、主观家庭经济地位流动儿童亲子沟通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且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高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儿童显著高于中等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和低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儿童,中等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和低主观家庭经济地位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主观家庭经济地位的流动儿童品格、联结、能力和自我价值水平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较高主观家庭经济地位显著高于较低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儿童;五年级流动儿童品格和联结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儿童。
(2)流动儿童的亲子沟通、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四个维度五变量两两呈显著正相关,亲子沟通、青少年积极发展四个维度同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
(3)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积极发展有显著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亲子沟通和青少年积极发展分别对外化问题行为有显著的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并且亲子沟通可通过青少年积极发展中介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
﹀
|
参考文献总数: | 64 |
馆藏号: | 本071101/18107 |
开放日期: | 2019-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