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狼毒大戟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和核磁共振解析    

姓名:

 段玉娇    

保密级别:

 公开    

学科代码:

 070301    

学科专业:

 化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

 理学学士    

学位年度:

 2008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校区:

 北京校区培养    

学院:

 化学学院    

第一导师姓名:

 郭敬华    

第一导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提交日期:

 2008-05-28    

答辩日期:

 2008-05-28    

中文关键词:

 狼毒大戟 ; 二萜类化合物 ; 二维NMR    

中文摘要:
摘 要 狼毒大戟又名“东北狼毒”,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的干燥根,是中药狼毒的主流商品。分布于东北、河北和河南等省区,资源丰富,药源充足。狼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辛、味平,有大毒。具有逐水祛痰和破积杀虫的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等[1]。近年来关于狼毒大戟的报道多集中在抗肿瘤、抗结核方面,并从中分离出一系列药理活性物质,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狼毒大戟的抗癌活性成分主要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2]。本论文主要是寻找和分离狼毒大戟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 用硅胶柱对狼毒大戟浸膏进行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梯度洗脱,得到十段粗提物。选取A-8-2、A-9-1段进行细分,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丙酮等溶剂梯度洗脱,分离、纯化,得到六个样本。经过1HNMR、13CNMR、DEPT、HMQC、HMBC、NOESY谱图综合解析,确定其中五个为二萜类化合物,剩余一个为三萜类化合物,并推断出了其中一个较纯样本d7的结构和相对空间构型,对其1HNMR、13CNMR信号进行了准确归属。
插图总数:

 0    

插表总数:

 0    

馆藏号:

 本070301/0818    

开放日期:

 2008-05-30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